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5:21 点击次数:108
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痰很多,每当开口说话,能感觉到他们的声音里甚至都带着嘶嘶声,晚上睡觉床前更是常备痰盂,以方便随时吐痰。
不仅如此,听他们的呼吸,一是非常急促,二是很吃力,总有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。
同时,这样的人腿脚不便的非常多,常常还伴有水肿,酸疼的感觉,走路都成问题。到了冬天,则非常怕冷。
这样的人,我们认为是上实下虚。
实在哪?
在肺部,肺部被痰饮占据,导致气机不通,肺气无法正常下降。
我们都知道,气机不降,容易上逆,如果痰饮又多,就会被气机带着上涌,因此引起气喘,呼吸急促,吐痰多。继续上行,则会引起头晕目眩。
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气不下降,那么排便也会出现困难。
肺金生肾水,最严重的,是肺气不降,金生水的功能受到影响,会引起肾虚。
下虚是哪里虚?
当然就是肾虚。虚的是什么?是肾阳。
肾阳就像我们身体下面的一口锅,将身体里的水加热以后让它们气化蒸腾,水汽上到肺部,再由肺输布津液。
肾阳不足了以后,气化功能减弱,水不够热,就容易聚而成湿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进一步凝练成痰,湿气下注,会引起尿频,进一步往下,会让脚肿。
痰在上,则阻塞中上焦,中焦堵了,影响脾胃运化功能,会加重痰湿。上焦堵了,肺气不降,无法归肾,就会让呼吸变得短促,同时人非常容易累,走两步就气喘吁吁出冷汗。
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需要做到这几方面:
一是祛湿化痰。
二是让肺气恢复肃降的功能。
三是要温肾阳。
当然,最后还要照顾一下脾胃。
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药,叫苏子降气汤,方子组成如下:
紫苏子10克,姜半夏10克,炙甘草5克,前胡6克,厚朴6克,肉桂3克,陈皮5克,当归6克,生姜3片,紫苏叶3片,大枣一枚。
嫌抓药熬药麻烦的,现在有中成药可选,直接去药店买就可以了。
具体这个药是怎么一步步实施上面四个步骤的呢?
祛湿化痰有半夏和陈皮。
半夏燥湿化痰,而且药性向下,能帮助降逆止咳。陈皮化痰理气,同时有健脾和胃之功。
第二步是恢复肺气的肃降,主药是苏子。
一般是子的药,药性都是向下的,苏子也不例外。它不但降气,而且能够止咳平喘。
再加上下气的厚朴,降逆止咳祛痰的前胡。
这三个药一起,既把痰湿解决了,又能引导肺气下降。上焦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。
现在轮到中焦脾胃。
炙甘草补脾气,大枣补脾生津,生姜温脾胃,苏叶行气宽中。
最后轮到下焦。
下焦的主要问题是肾阳虚。
因此用肉桂温肾阳。
同时肉桂还有引火归元,温通经脉的作用,把肾阳补足了,就好比在锅下添了把柴火,让锅变得热气腾腾,主要气化功能就恢复了。
为什么还要用当归呢?
在大家的认知里,当归是补血活血药。
用当归养血润燥也不错,这是因为这个药里祛湿化痰的药用得比较多,一味祛湿化痰,容易损伤津液,令津液枯竭,因此需要质润的当归来中和一下。
另外,当归还有润肠通便的功能。
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里降下来的这些痰,最后都是要通过大肠排出体外的,用当归让大肠蠕动没那么吃力,就更容易把痰浊从身体里排出去。
而且,大肠一通,也更有利于肺气下降。
什么人适合用这个药呢?
一般来说有这些特征:痰多色白,气喘胸满,头昏目眩,肢浮面肿,呼吸短促,下肢酸软,怕冷,尿频。
由于药性偏温热,如果是肺阴亏损,肺热痰喘,以及肺肾两虚引起的喘咳,就不能用。
所以,辩证很重要的一个点是痰多不多,是否稀白,怕不怕冷。
有些急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,肺气肿等,有以上症状的,都可以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